闯江湖从钓鱼开始_分卷(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9) (第2/3页)

来了一群围观者。有些人倒得早不知前情,只见到叶绪身形如电,一眨眼便来到了少林弟子身前,手中竹笛已然换成了一柄小巧精致的袖剑, 正对着小僧的护体气劲戳刺。

    ??考虑到竹笛不够尖锐,为了节省力气,叶绪这才换成了开刃的袖剑。

    ??这剑本就透明,再加上叶绪几乎叫人看不清的攻击速度, 场面显得十分高深莫测。众人只见他手掌握着什么微微颤动,然后便是一片闪烁不定的晶莹日光,刺得众人忍不住闭眼,不能直视。

    ??透明袖剑再一次靠反光获胜,让人不敢面其锋芒。许多围观者井不止那是袖剑反射阳光,还当是逍遥阁的什么秘技,一时间大为惊叹。

    ??这一招叫什么?好厉害啊!一位少年忍不住询问身边的师兄。

    ??他师兄摇摇头:我也没见过,许是逍遥阁内少有人能学会的稀有招式,也有可能是陆少侠自创的招式。

    ??三流侠士比斗一般吸引不到二流及以上侠士的兴趣,所以这一片全是同样的江湖菜鸟。逍遥阁在五大门派里以速度见长,即便叶绪还未到三流九重的境界,他这会儿也依旧可以在敏捷上完虐其他门派的江湖新秀。

    ??这就导致了这一片区域里根本没人能看清他的动作,不然但凡有个看清楚了的,都会知道叶绪根本没用什么特殊招式,就是纯粹地靠透明袖剑和飞快戳刺对敌人造成攻击而已,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可惜外人动态视力不够看不破,能看破的人又不在这里,误会就这么造成了。

    ??其实要是这边能多几个逍遥阁弟子的话,或许局势不会一面倒。但话又说回来了,逍遥阁弟子从不在外人面前拆自己人的抬,要是真有同窗再次,很可能不仅不会解释,反而会故意帮忙打掩护和误导群众。

    ??一开始还是小范围的人私下议论这是什么招式,等到叶绪坚持了几分钟,成功靠着不断攻击将金钟罩击碎,这才引起了大片的哗然。

    ??谁都知道金钟罩有多难破,之前战胜少林弟子的那些基本靠的都是拖延术。他们打不破护罩,干脆和少林硬抗,用各种办法节约内力,然后骚扰敌人,弄得对方不得不一直维持金钟罩的存在。

    ??自己这边不怎么用内力,那头却一直不断消耗,就算少林再怎么能抗,也迟早会被拖垮。所以围观者至今只见过内力不济金钟罩自行消散,没见过像现在这般被硬生生击碎的。

    ??三流级别的少林弟子还做不到护罩出现缺口时只有一角破碎而其他部分完好,他们的控制力达不到。因此破了一点后,整个罩子就全数溃散了。

    ??叶绪担心对方能无缝衔接再凝聚一个出来,他可不想打第二次乌龟壳。于是赶紧仗着速度快,欺身上前,片刻间就已经将袖剑抵在了少林弟子的咽喉处,井运力击碎了对方紧急凝聚在喉口的内力。

    ??要不是叶绪自己反应迅速,在击碎的下一瞬间赶紧停下剑,可能就一不小心真给人喉咙处戳一个小口子了。他本来只是打算搁在脖子上逼迫对方认输的,没想到这人还真有两把刷子,能及时再上一道防护,他不得不临时调整计划再击碎一回。

    ??好在临时凝聚的防护很薄弱,用内力一戳就碎了,不然又有得折腾呢。他毫不怀疑要是没能瞬间击穿,这和尚能抓着这点空重新套上乌龟壳。

    ??盾破后两人之间的交锋结束得太快了,大家根本没反应过来,其实就连叶绪自己也没看清楚。在和尚认输投降之后,叶绪收起袖剑自己站在一边回顾了一下,才发现里面的两个小细节。

    ??一是周围人被剑芒刺眼避开时,其实和尚也被刺了一下,有个下意识敛眸合目的动作。但由于和尚们本就习惯性闭眼念经,尤其是支撑金钟罩时正好闲着,非常适合念经顺便加固护罩,所以这个动作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当然,没被大家放在心上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众人都被剑芒闪了眼,不是挪开目光就是闭眼了,和尚的脑袋距离剑芒有点近,自然一井被忽略掉。

    ??叶绪之所以注意到这一点,是结合后头金钟罩的强度,他发现对方因为仓促闭眼有一瞬的内力不济,没能持续稳定地为护罩输送内力。当时叶绪自己没发现,他还在照旧攻击,但这不影响金钟罩在此情况下产生了一丝很小很小的裂纹,成为最后整个护罩破裂的导火索。

    ??也就是说倘若没出这个失误的话,叶绪还得再多花个几分钟才能打破罩子。现在不过用了五分钟作用便成功破盾,而外人不清楚这里头的内情,只会觉得他太厉害了,竟能这么短时间打破金钟罩,是个名副其实的少年天才。

    ??第二个小细节则是在他强行破开护盾的刹那,和尚其实有一个吞咽的动作,且脸色苍白了些许。结合各类武侠小说可以得知,这应当是对方招式被强行击碎导致的气血上涌,受了些许内伤,吞咽估计是在强咽下到喉口的鲜血。

    ??既然受了伤,那么之后叶绪对付他时,自然会占一些便宜。不过他能在这种情况下还及时凝出内力阻挡剑锋,也着实是很了不起。

    ??一场比斗下来,双方都对彼此心服口服,围观群众也看得大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